国家宝藏:走进沉睡的历史,感知泱泱大国魄力
2021-04-20 15:12:18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量:130
从夏商到秦汉,自唐宋至明清,泱泱中华数千载,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更有璀璨光辉的文明,我们身为华夏儿女,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与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国家宝藏》一直以来从文物的角度出发,结合参与的各个文化馆藏的厚重历史,讲述文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与奇遇,时隔两年,第三季登场后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与洗礼呢?
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故宫虽然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但它所馆藏的却不止明清的文物,在第一季中,故宫已经展现过它的深厚底蕴,那些帝王收藏的古代字画让人目不暇接。这一季中,这座经过六百多年风吹雨打和世事变迁的古建筑群,又将为我们展现怎样的华彩呢?
故宫博物院这次回归,展示的镇馆之宝改弦易辙,皆是明、清两代的作品,谈年代未必久远,但论价值则是珍品中的珍品,体现我国古代手工艺制作水平的高超外,也让世人了解彼时的中华。第一件藏品是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鼎,看名字有些烧脑,要记住确有诀窍,“明永乐”指它的敕造时间为明朝的永乐年间,也就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制造的;“青花”是指工艺,它的产地是盛产青花瓷的景德镇;“海水江崖纹”则是指它的纹饰;“三足鼎”便是它的器型了。
无论是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还是专注生活的小能手,青花瓷器见得大概都不少,毕竟这是古往今来最盛行且通用的瓷器品类之一,但用青花瓷做的鼎确实很难见到。首先我们说一下鼎,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先民用于贮存和烹煮肉类的炊具,我们最常见到的作为文物的鼎,一般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历史书中的司母戊大方鼎复习一下),这也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代表作。不过这种炊具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我们常称王侯将相之家为“钟鸣鼎食之家”,钟是指编钟,鼎便是这种炊具,也就是说,鼎是贵族阶层才享用得起的炊具。
再将视线拉回这件青花瓷做的鼎,烧制这么大规模的瓷器是非常难的,烧制出来的目的显然也不是为了做饭,它是一种象征:是帝王江山永固的象征,亦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象征。而它展现的历史,则是有明一代最辉煌壮阔的一段。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罕见的篡位成功的皇帝,他废掉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成为永乐大帝,为了证明自己的篡位理所应当,一直努力的做一个好皇帝:他迁都北京,固守住自家南征北讨方得来的广阔河山;他派郑和下西洋,恢复并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强对外贸易的同时扬我国威;他派人编修《永乐大典》,为中国古籍集大成者,大大恢复了元朝统治期间破坏掉的汉文化;而这尊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鼎,便是他在位时我国手工业水平的象征,也是为了迎接“万国来朝”这一盛事专门敕造的。
明朝几乎是小编最喜欢的朝代,虽然它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穷,但也是出了名的刚。“土木堡之变”时它既没选择带着财富南逃,也没有想着让哪个公主或贵女和亲换取和平,而是立即扶持了新帝,由文武大臣们齐心协力镇守北京,最终守住了大明江山。而末代君主崇祯帝,虽然没能将积重难返的明朝力挽狂澜,但他自杀前杀了自家后妃、皇子、公主,宁死也不肯受那“靖康耻”。这么刚的朝代,由实力演员靳东所出演的文物故事也很刚,面对帖木儿汗国使者对自己刀斧加身,依旧展现出民族气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动其重开丝绸之路,让能绘制出上等青花的苏麻离青源源不断的来到中国。
故宫的第二件文物则是一个科技产品——金嵌珍珠天球仪,虽然它制作的初衷只是为了供乾隆帝把玩,但其中所涵盖的科技含量一点都不含糊。这件藏品是我国几千年天文、历法诸门学科的结晶,它清楚的标注了从地球所望出去的那些璀璨恒星。可惜的是,糊涂的乾隆帝只当它是个玩具,而女科学家王贞仪(张子枫饰)所提出的种种科学理论,在那个时代从未被重视,落后,已成彼时的事实。
唐太宗就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国家宝藏》这样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化类节目,它的意义也绝非展现文物那么简单,通过故事演绎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历史,让我们能够以史为鉴,也让我们感知到我泱泱中华的文明璀璨及大国魄力,珍惜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化底蕴,也珍惜现在这个文化昌明、富足安康的时代。
相关文章
-
大唐帝陵:从十八陵窥见的大唐风云变幻
皇陵一直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最高标准,也是现今我们回溯历史的重要工具,从古至今出土过无数皇陵中的陪葬品,成为佐证历史的重要文物资料,而根据每个朝代的不同,帝王的陵寝规制也各有差异,《大唐帝陵》为我们呈现的便是大唐盛世里那些青史留名的帝王们,......
-
国家宝藏:走进沉睡的历史,感知泱泱大国魄力
从夏商到秦汉,自唐宋至明清,泱泱中华数千载,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更有璀璨光辉的文明,我们身为华夏儿女,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与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国家宝藏》一直以来从文物的角度出发,结合参与的各个文化馆藏的厚重历史,讲述文物背......
-
大地情书:平淡才是真,实在方得美
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同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但中华大地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风俗和美食,以及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看着一模一样、内地里大不相同的人们,央视和优酷最新推出的联合纪录片《大地情书》中介绍的,则是生活......
-
从长安到罗马:两个古都的互动,一场文明的盛宴
文明自人而起,因人而繁荣,随人而相传万里,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左右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根植东方,源远流长,在这片沃土上有一个所有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的城市——长安,这座中国曾经最早的城市,是十三朝古都,曾是周秦......
-
完美星球:每一个生命,都是地球的奇迹
人类之所以变得伟大,始于开始认识到自身有多渺小,就如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想要更系统、更完整的了解养育我们的地球,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显然不易做到,因为还有那幽深密林、茫茫草原、袅袅沙漠、冰霜极地、险峻山间难以......
-
我在故宫六百年:我们看到的奇迹,是一代一代的精心呵护
一座城的历史,就是一代一代人的历史,这些历史中不应只有王侯将相,更应该有默默无闻为它贡献的人,而我们熟知的故宫,就凝结了这样一代一代人的心血,至今已经屹立于首都中心六百余年,它还将继续屹立着。《我在故宫六百年》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使之屹立......
热门文章
-
1. 大唐帝陵:从十八陵窥见的大唐风云变幻
- 1
- 大唐帝陵:从十八陵窥见的大唐风云变幻
- 2021-04-20
-
2. 国家宝藏:走进沉睡的历史,感知泱泱大国魄力
- 2
- 国家宝藏:走进沉睡的历史,感知泱泱大国魄力
- 2021-04-20
-
3. 书简阅中国:华夏情依旧,古今爱皆同
- 3
- 书简阅中国:华夏情依旧,古今爱皆同
- 2021-03-26
-
4. 从长安到罗马:两个古都的互动,一场文明的盛宴
- 4
- 从长安到罗马:两个古都的互动,一场文明的盛宴
- 2021-04-14
-
5. 做家务的男人 第二季:女人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不做家务
- 5
- 做家务的男人 第二季:女人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不做家务
- 2020-12-24
-
6. 完美星球:每一个生命,都是地球的奇迹
- 6
- 完美星球:每一个生命,都是地球的奇迹
- 2021-04-06
-
7. 大地情书:平淡才是真,实在方得美
- 7
- 大地情书:平淡才是真,实在方得美
- 2021-04-14
-
8. 我在故宫六百年:我们看到的奇迹,是一代一代的精心呵护
- 8
- 我在故宫六百年:我们看到的奇迹,是一代一代的精心呵护
- 2021-03-30
-
9. 奇葩说 第七季:无论过往如何,这里依旧偏爱会说话的人
- 9
- 奇葩说 第七季:无论过往如何,这里依旧偏爱会说话的人
- 2020-12-24
-
10. 探世界 第二季:走遍世界的回归,阅万里终觉此处美
- 10
- 探世界 第二季:走遍世界的回归,阅万里终觉此处美
-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