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山海史话实业有限公司

陈桥兵变

2021-02-24 12:02:51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量:82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父亲赵宏殷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他是赵弘殷次子。赵匡胤起初(948 年)投奔后汉枢密使大将郭威幕下,因喜爱武艺,屡立战功,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951 年),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周太祖郭威的养子,本身是郭威的内侄)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 ( 殿前司的最高将领 ),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 7 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960 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 16 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20210224/ceca0a4dd3e8ad7c253e3d006d91c9b3.png

公元 960 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

甲辰日,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 40 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大将高怀德等就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天下合久必分。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

天下分久必合。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 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昏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智慧地“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 300 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 200 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正史评价,宋太祖本人极具几尽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尽管宋朝 300 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解曰:雷发时转,出入两全。一朝变化,直到天门。此卦雷发百虫之象,凡事遇贵人吉兆也。

此签说的是皇帝,凡天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总是有天意在其中。

说说柴荣、赵匡胤和郑恩的友谊。

柴荣与赵匡胤以及郑恩本是结拜兄弟。当年柴荣未去与郭威认亲前曾做过一段货郎(卖瓷器),巧遇四处游历的赵匡胤,以及莽汉郑恩,三人意气相投,遂樶土为盟,结为兄弟,当时大概是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得了天下也要轮流做”之类的话。

柴家,是瓷器世家,今天河南郑州还有“柴窑”。柴荣领着两兄弟一起经营柴氏瓷器商行,在郑州管城唐子巷设立柴氏瓷器商号,在管城窑、新密窑、巩县窑设立柴家窑口。三兄弟日子都过得富足。柴荣是郭威的内侄,后来被郭威认为义子,郭威死后继承后周大统,是为世宗。柴荣乃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他的一系列措施使后周逐渐强盛起来,为将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柴荣即位后,以赵匡胤、郑恩等为将,四处征讨,使后周版图逐渐扩大。兄弟三人齐心协力,打下大好江山。柴荣死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他敢这么做,一来设计了一个兄弟们把黄袍加在自己身上,身不由己,难辞天下的戏码。另一个原因,也是兄弟三人当年或是说过天下轮流坐之类的话。

郑恩性格莽撞,做事不计后果,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他见了赵匡胤依旧和以前一样叫二哥。终于有一次冲撞了赵匡胤,让赵匡胤这个皇帝很下不来台,赵匡胤借酒醉把他杀了。郑恩死后宋朝历代皇帝对郑恩的后人都很优待。

赵匡胤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杀打江山老臣的皇帝。赵匡胤做了宋太祖,以郑恩为北平王。他大概是没有忘记当年的盟誓的。对其他人所谓“太祖义社兄弟”和武将他都能“杯酒释兵权”,何以容不下郑恩呢?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当然,郑恩也没有雄才大略和威望。976 年,赵匡胤崩,三兄弟的命运各自终结。

还有一个玄幻的传说:杨家将的祖先,知道东海海底有一条龙,张着口,谁能把祖先的骨灰放进龙口,后人定出天子。杨家先人不敢探海,就委托赵家人代行。赵家人觉得既如此,我也带上祖先的骨灰吧。

到了东海海底,果然有一条龙张着口等着呢。赵家先人先把自家祖先骨骸放了进去,谁想那龙就闭了嘴。赵家先人也算厚道,说我不能辜负了别人的重托啊。于是找了一根粗柴想棍撬开龙口,还拿了块石头支撑龙口,想把老杨家的先人骨骸也放进去。谁知,柴棍断了,一小截留在龙嘴里,石头也给吐了出来。无奈,赵家先人只好把老杨家先人的骨骸挂在龙爪上。

这就有了后来的周世宗柴荣。赵家得了天下。而石守信为赵氏打天下,做了皇亲国戚,封了王。杨家一门英烈就世代保了赵家天下。

为什么说这些看似不靠谱不着调的话呢?

人说,九辈子的福报不享,第十世一定称人皇。因为福报积得太深厚了。上天也不能不报。连人皇的福报都不要,就成大证了。

所谓天意,天运,天命绝非偶然。

重在积累。

要想拥有“一朝变化,直至天门”这么大的运气,上上之签,全面的积累很重要。赵匡胤岂是被“黄袍加身”这么简单?但看他打江山,平天下的作为,天下早已在他胸怀之中。

他借酒杀了郑恩,大丈夫举也。绝了乱天下的后患,何况郑恩还有个能征惯战的老婆陶三春。但他也是守义的,几代皇帝都尊他的遗命厚待郑恩后人。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更多排行: 观音灵签

相关文章

  • 三教谈道

    三教谈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求签的人,一般手里都有一本《观音灵签》。现在从最后几签讨论一下。第 94 签,下签。伯牙失知音。人的一生,有知己才不寂寞。第 95 签,中签。曹......

  • 陶三春挂帅

    陶三春挂帅

    ​了解历史,你会发现,宋朝的巾帼最英雄。天波杨府以佘太君为首的杨门女将,刘金定等,其中陶三春首当其冲。陶洪是个不得志的老英雄,有个女儿叫陶三春。陶三春自幼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人品出众,落落大方,全无半点小女儿习气。柴荣、赵匡胤、郑恩是结拜的......

  • 吉平遇难

    吉平遇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浪淘沙!吉平,这个风云时代小人物的命运,令人再一次地唏嘘!吉平,名太,字称平,洛阳人,当时医名颇著......

  •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诸葛亮为蜀汉刘备定下的战略方针是“得蜀取陇”而后以图天下。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大型军事行动有六次,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表述为“六出祁山......

  • 窦燕山积善

    窦燕山积善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优异成果的高度肯定。高度肯定。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蓟州渔阳人(今天津蓟县)。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目前蓟县境内尚存窦禹钧墓和碑......

  • 曹丕称帝

    曹丕称帝

    ​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 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建安二十二......

一周热榜

{:dehtml($xiy.web_count)}